angular.module('starter.controllers',[])
.controller('ToDoListCtrl',function($scope, $ionicModal){
// array list which will contain the items added
$scope.toDoListItems =[];
//init the modal
$ionicModal.fromTemplateUrl('modal.html',{
scope: $scope,
animation:'slide-in-up'
}).then(function(modal){
$scope.modal = modal;
});
// function to open the modal
$scope.openModal =function(){
$scope.modal.show();
};
// function to close the modal
$scope.closeModal =function(){
$scope.modal.hide();
};
//Cleanup the modal when we're done with it!
$scope.$on('$destroy',function(){
$scope.modal.remove();
});
//function to add items to the existing list
$scope.AddItem=function(data){
$scope.toDoListItems.push({
task: data.newItem,
status:'not done'
});
data.newItem ='';
$scope.closeModal();
};
});
public abstract class MissionBase : IMission
{
private DateTime _nextExecuteTime;
protected virtual DateTime[] ExecuteTimePoints { get; private set; }
protected virtual int IntervalSeconds { get; private set; }
protected IEngine Engine { get; private set; }
public bool IsCanceled{get{……}}
public bool IsExecuting{get{……}}
public bool IsTimeToExecute{get{……}}
public abstract bool Enable { get; }
public abstract string Name { get; }
protected MissionBase(IEngine engine)
{
ExecuteTimePoints = null;//默认采用间隔的方式
IntervalSeconds = 60 * 60;//默认的间隔为1个小时
Engine = engine;
}
/// 任务的执行方法
public void Done()
{
if (Interlocked.CompareExchange(ref _isExecuting, 1, 0) == 1) return;
try
{
……
}
finally
{
Interlocked.CompareExchange(ref _isExecuting, 0, 1);
}
}
///实际方法的执行
protected abstract void DoneReal();
}
但是,实际上这个任务方法,并不好用,要写的代码不少,而且可靠性还没有保障。当然,我可以继续完善这个类,但是我决定搜索一下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。直到有一天,我再次阅读《CLR Via C#》,看到线程这一章,讲到了System.Threading.Timmer以及ThreadPoole类时,我就知道了,使用Timer类完全可以解决我的这个用尽量少的线程完成定时任务的问题。
大约在 2006 年或者更早的时候, Ubuntu 开发人员试图将 Linux 安装在笔记本电脑上。在这期间技术人员发现经典的 sysvinit 存在一些问题:它不适合笔记本环境。这促使程序员 Scott James Remnant 着手开发 upstart。
当 Linux 内核进入 2.6 时代时,内核功能有了很多新的更新。新特性使得 Linux 不仅是一款优秀的服务器操作系统,也可以被用于桌面系统,甚至嵌入式设备。桌面系统或便携式设备的一个特点是经常重启,而且要频繁地使用硬件热插拔技术。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,硬件繁多、接口有限,人们并非将所有设备都始终连接在计算机上,比如 U 盘平时并不连接电脑,使用时才插入 USB 插口。因此,当系统上电启动时,一些外设可能并没有连接。而是在启动后当需要的时候才连接这些设备。在 2.6 内核支持下,一旦新外设连接到系统,内核便可以自动实时地发现它们,并初始化这些设备,进而使用它们。这为便携式设备用户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。
针对以上种种情况,Ubuntu 开发人员在评估了当时的几个可选 init 系统之后,决定重新设计和开发一个全新的 init 系统,即 UpStart。UpStart 基于事件机制,比如 U 盘插入 USB 接口后,udev 得到内核通知,发现该设备,这就是一个新的事件。UpStart 在感知到该事件之后触发相应的等待任务,比如处理/etc/fstab 中存在的挂载点。采用这种事件驱动的模式,upstart 完美地解决了即插即用设备带来的新问题。
此外,采用事件驱动机制也带来了一些其它有益的变化,比如加快了系统启动时间。sysvinit 运行时是同步阻塞的。一个脚本运行的时候,后续脚本必须等待。这意味着所有的初始化步骤都是串行执行的,而实际上很多服务彼此并不相关,完全可以并行启动,从而减小系统的启动时间。在 Linux 大量应用于服务器的时代,系统启动时间也许还不那么重要;然而对于桌面系统和便携式设备,启动时间的长短对用户体验影响很大。此外云计算等新的 Server 端技术也往往需要单个设备可以更加快速地启动。
除了以上的分类之外,还有另一种工作(Job)分类方法。Upstart 不仅可以用来为整个系统的初始化服务,也可以为每个用户会话(session)的初始化服务。系统的初始化任务就叫做 system job,比如挂载文件系统的任务就是一个 system job;用户会话的初始化服务就叫做 session job。
#This is a simple demo of Job Configure file
#This line is comment, start with #
#Stanza 1, The author
author “Liu Ming”
#Stanza 2, Description
description “This job only has author and description, so no use, just a demo”
EVENT 表示事件的名字,可以在 start on 中指定多个事件,表示该工作的开始需要依赖多个事件发生。多个事件之间可以用 and 或者 or 组合,”表示全部都必须发生”或者”其中之一发生即可”等不同的依赖条件。除了事件发生之外,工作的启动还可以依赖特定的条件,因此在 start on 的 EVENT 之后,可以用 KEY=VALUE 来表示额外的条件,一般是某个环境变量(KEY)和特定值(VALUE)进行比较。如果只有一个变量,或者变量的顺序已知,则 KEY 可以省略。
“stop on”和”start on”非常类似,只不过是定义工作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停止。
代码清单 3 是”start on”和”stop on”的一个例子。
清单 3. start on/ stop on 例子
#dbus.conf
description “D-Bus system message bus”
start on local-filesystems
stop on deconfiguring-networking
…
镜像是Docker最核心的技术之一,也是应用发布的标准格式。无论你是用docker pull image,或者是在Dockerfile里面写FROM image,从Docker官方Registry下载镜像应该是Docker操作里面最频繁的动作之一了。那么在我们执行docker pull image时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?在回答这个问题前,我们需要先了解下docker镜像是如何命名的,这也是Docker里面比较容易令人混淆的一块概念:Registry,Repository, Tag and Image。
set fileencodings=cp936
set fileencoding=cp936
set encoding=cp936
只编辑UTF-8编码的中文文件
set fileencodings=utf-8
set fileencoding=utf-8
set encoding=cp936 或者 set encoding=utf-8
同时支持GBK和UTF-8编码
set fileencodings=ucs-bom,utf-8,cp936
set fileencoding=utf-8
set encoding=cp936 或者 set encoding=utf-8
如果在终端环境下使用Vim,需要设置termencoding和终端所使用的编码一致。例如:
set termencoding=cp936 或者 set termencoding=utf-8
Windows记事本编辑UTF-8编码文件时会在文件头上加上三个字节的BOM:EFBBBF。如果fileencodings中设置ucs-bom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兼容用记事本编辑的文件,不需要的话可以去掉。Vim在保存UTF-8编码的文件时会去掉BOM。去掉BOM的最大好处是在Unix下能够使用cat a b>c来正确合并文件,这点经常被忽略。
和所有的流行文本编辑器一样,Vim 可以很好的编辑各种字符编码的文件,这当然包括UCS-2、UTF-8 等流行的 Unicode 编码方式。然而不幸的是,和很多来自 Linux 世界的软件一样,这需要你自己动手设置。
Vim 有四个跟字符编码方式有关的选项,encoding、fileencoding、fileencodings、termencoding (这些选项可能的取值请参考 Vim 在线帮助 :help encoding-names),它们的意义如下:
encoding: Vim 内部使用的字符编码方式,包括 Vim 的 buffer (缓冲区)、菜单文本、消息文本等。默认是根据你的locale选择.用户手册上建议只在 .vimrc 中改变它的值,事实上似乎也只有在.vimrc 中改变它的值才有意义。你可以用另外一种编码来编辑和保存文件,如你的vim的encoding为utf-8,所编辑的文件采用cp936编码,vim会自动将读入的文件转成utf-8(vim的能读懂的方式),而当你写入文件时,又会自动转回成cp936(文件的保存编码).
fileencoding: Vim 中当前编辑的文件的字符编码方式,Vim 保存文件时也会将文件保存为这种字符编码方式 (不管是否新文件都如此)。
termencoding: Vim 所工作的终端 (或者 Windows 的 Console 窗口) 的字符编码方式。如果vim所在的term与vim编码相同,则无需设置。如其不然,你可以用vim的termencoding选项将自动转换成term的编码.这个选项在 Windows 下对我们常用的 GUI 模式的 gVim 无效,而对 Console 模式的Vim 而言就是 Windows 控制台的代码页,并且通常我们不需要改变它。
好了,解释完了这一堆容易让新手犯糊涂的参数,我们来看看 Vim 的多字符编码方式支持是如何工作的。
Vim 启动,根据 .vimrc 中设置的 encoding 的值来设置 buffer、菜单文本、消息文的字符编码方式。
/pattern 向后搜索字符串pattern
?pattern 向前搜索字符串pattern
n 下一个匹配(如果是/搜索,则是向下的下一个,?搜索则是向上的下一个)
N 上一个匹配(同上)
:%s/old/new/g 搜索整个文件,将所有的old替换为new
:%s/old/new/gc 搜索整个文件,将所有的old替换为new,每次都要你确认是否替换
--->
同时替换配合正则绝对是一个强大的删除命令:
删除以#开头的: s/^#.*$//g
如果有些先以空格开头,并且顺便想删除换行驶符: s/^[ ]*#.*n//g
删除空白行: g/^$/d
复制粘贴
dd 删除光标所在行
dw 删除一个字(word)
x 删除当前字符
X 删除前一个字符
D 删除到行末
yy 复制一行,此命令前可跟数字,标识复制多行,如6yy,表示从当前行开始复制6行
yw 复制一个字
y$ 复制到行末
p 粘贴粘贴板的内容到当前行的下面
P 粘贴粘贴板的内容到当前行的上面
]p 有缩进的粘贴,vim会自动调节代码的缩进
"a 将内容放入/存入a寄存器,可以支持多粘贴板
--->
复制粘贴配合可视化操作配合移动光标,绝壁是最人性化最舒服的复制好吗?
按v进入可视化,选定后按y,定位光标再p
移动光标
在vim中移动光标跟其他的编辑器中有很大的区别,不过一旦学会了,就会飞速的在文本中移动了。
h,j,k,l 上,下,左,右
ctrl-f 上翻一页
ctrl-b 下翻一页
% 跳到与当前括号匹配的括号处,如当前在{,则跳转到与之匹配的}处
w 跳到下一个字首,按标点或单词分割
W 跳到下一个字首,长跳,如end-of-line被认为是一个字
e 跳到下一个字尾
E 跳到下一个字尾,长跳
b 跳到上一个字
B 跳到上一个字,长跳
0 跳至行首,不管有无缩进,就是跳到第0个字符
^ 跳至行首的第一个字符
$ 跳至行尾
gg 跳至文件的第一行
gd 跳至当前光标所在的变量的声明处
[N]G 跳到第N行,如0G,就等价于gg,100G就是第100行
fx 在当前行中找x字符,找到了就跳转至
; 重复上一个f命令,而不用重复的输入fx
tx 与fx类似,但是只是跳转到x的前一个字符处
Fx 跟fx的方向相反
),( 跳转到上/下一个语句
* 查找光标所在处的单词,向下查找
# 查找光标所在处的单词,向上查找
`. 跳转至上次编辑位置
在屏幕上移动
H 移动光标到当前屏幕上最上边的一行
M 移动光标到当前屏幕上中间的一行
L 移动光标到当前屏幕上最下边的一行
--->
绝壁是vim的入门课
书签
ma 把当前位置存成标签a
`a 跳转到标签a处
编辑
r 替换一个字符
J 将下一行和当前行连接为一行
cc 删除当前行并进入编辑模式
cw 删除当前字,并进入编辑模式
c$ 擦除从当前位置至行末的内容,并进入编辑模式
s 删除当前字符并进入编辑模式
S 删除光标所在行并进入编辑模式
xp 交换当前字符和下一个字符
u 撤销
ctrl+r 重做
. 重复上一个编辑命令
~ 切换大小写,当前字符
g~iw 切换当前字的大小写
gUiw 将当前字变成大写
guiw 将当前字变成小写
>> 将当前行右移一个单位
<< 将当前行左移一个单位(一个tab符)
== 自动缩进当前行
--->
在vim下,ctrl + v 可以进入列模式,
在gvim下, ctrl + q可进入列模式。
列模式对于我来说,干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注释大段的代码了。
ctrl + v,
放好列的位置,
按大写I,
输入#,
esc
插入模式
i 从当前光标处进入插入模式
I 进入插入模式,并置光标于行首
a 追加模式,置光标于当前光标之后
A 追加模式,置光标于行末
o 在当前行之下新加一行,并进入插入模式
O 在当前行之上新加一行,并进入插入模式
Esc 退出插入模式
可视模式
标记文本
v 进入可视模式,单字符模式
V 进入可视模式,行模式
ctrl+v 进入可视模式,列模式,类似于UE的列模式
o 跳转光标到选中块的另一个端点
U 将选中块中的内容转成大写
O 跳转光标到块的另一个端点
aw 选中一个字
ab 选中括号中的所有内容,包括括号本身
aB 选中{}括号中的所有内容
ib 选中括号中的内容,不含括号
iB 选中{}中的内容,不含{}
对标记进行动作
> 块右移
< 块左移
y 复制块
d 删除块
~ 切换块中内容的大小写
[/code]
<ul>
<li>
标签命令</li>
</ul>
:tabe fn 在一个新的标签页中编辑文件fn
gt 切换到下一个标签页
gT 切换到上一个标签页
:tabr 切换到第一个标签页
:tabl 切换到最后一个标签页
:tabm [N] 把当前tab移动到第N个tab之后
窗口命令
ctrl+w s 水平分割窗口
ctrl+w w 切换窗口
ctrl+w q 退出当前窗口(由于同时有多个文件,此命令不会影响其他窗口)
ctrl+w v 垂直分割窗口
对于代码自动补全,之前一直使用的是Shougo/neocomplcache和Shougo/neosnippet。早就听说过YouCompleteMe的大名,一直想尝试一下YCM,但是还是拖到了现在。YCM和其它Vim插件的安装有些不同,可能需要折腾一下。之所以安装稍微会麻烦些,是因为YCM 后端调用 libclang(以获取AST,当然还有其他语言的语义分析库)、前端由 C++ 开发(以提升补全效率)、外层由 python 封装(以成为 vim 插件),它可能是安装最复杂的 vim 插件了。YCM是Client-sever架构的,Vim这部分的YCM只是很小的一个客户端,与具有大量逻辑和功能的ycmd HTTP+JSON交互。server在你开启或关闭Vim是自动开启或关闭。
set nocompatible
filetype off
set rtp+=~/.vim/bundle/Vundle.vim
call vundle#begin()
Plugin 'gmarik/Vundle.vim'
call vundle#end()
filetype plugin indent on